第818章
??一个佛系的石守信,今日让自己养的文士给破防炸毛了。 ??石守信出身一般,是凭经验打出来的将官。 ??如他这样的武夫皆有养文人的习惯,辅佐自己处理琐碎事物,代笔写书信奏章。 ??毕竟石守信这类武夫是有自知之明的,就他们鸡爪爬的字迹,写出来自己都未必认识,就别为难罗幼度了。 ??文人说起来清高,可清高当不了饭吃。 ??在战乱时候,能够吃饱饭已经很了不起了。 ??为了生存,不少文人都委身于武夫之下,靠着笔杆子讨生活。除了能够赚钱,还有一定的盼头。 ??如唐朝一样,一个个著名的人物投身边陲,不正是因为在节度使麾下混一身履历好入朝为官? ??跟着一定权势地位的将官身旁做事,很容易就混一个好的出身。 ??但罗幼度的掌权断了他们这条出路。 ??宋朝会出现冗官的情况,主要原因便是滥用举荐制度,令得官员相互举荐,一大批无能无用或者有能耐的人集中在一个岗位上,干着相同的事,产生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效应。 ??罗幼度深知举荐制的危害,对于人才的录用,严苛以科举为主。举荐、蒙荫只是占据一小部分。 ??科举为成绩论,不论出身贫寒。 ??这也导致了文人投奔将官谋出身的路堵死了…… ??想要出仕,如果没有一个功勋卓著的老爹,只能走科举这一条路。 ??本来随着文人的地位上升,武官并不高人一等。 ??现今的文人追随武官充当幕僚文书,除了钱,别无好处,已经有不少武官招募不到文书幕僚了。 ??石守信有一个跟随他很久的文书,今日却不知哪根筋错乱了,与之提了诸多条件。 ??石守信火气噌的就上来了:“老子不缺祖宗,滚蛋!” ??他扯下自己的靴子,砸向了许林。 ??要不是这些年,石守信收敛了脾气,保管将对方骑在身下,对着脸就是一顿胖揍。 ??石守信气呼呼地骂道:“老子就不信了,少了一个书生,老子就没办法带兵?” ??他骂得痛快,但很快就发现少了一个许林,殿前司依然是殿前司不假,可许林走得突然,并没有完成有效的交接,导致了原本稳定的殿前司出现了小小的动荡。 ??石守信只能亲自出面安抚,琐碎事物都需他来处理…… ??石守信本身就是个大老粗,不善于处理琐碎的事情,花费了大量的时间,还老是出错。 ??一天忙活下来,球没时间踢不说,事还没干好。 ??石守信硬着头皮,想要重新招募。 ??结果不言而喻,现在的读书人都以科举翻身为第一要务,没有多少人愿意给武官打下手了。 ??一连几日,石守信都为军中琐事闹得一个头两个大。 ??这连续几日未曾碰球,石守信全身都不是滋味。 ??皇宫延和殿。 ??“陛下,石都指挥使求见!” ??这日罗幼度正在想着即将到来的殿试题目。 ??他选状元重实干而非文采。 ??宋白不敌索湘就是最好的例子。 ??对于殿试的选题,也格外重视。 ??罗幼度听石守信求见,忙放下手上的工作,让人将他请入殿内。 ??“石老哥这是踢球缺人?找朕顶替?” ??他打趣地说着。 ??在私下场合,罗幼度对于石守信这类的老兄弟,向来亲善,态度与其他大臣大不一样。 ??虽说身份已经有了显著差别,但石守信这种大老粗就吃这一套。 ??他们不敢再将罗幼度当作兄弟来看了,但罗幼度这里不忘初心,他们就会觉得特有面子,也就更加的忠心。 ??石守信听到踢球,一脸郁闷,将情况细说,苦着脸道:“陛下,臣这大老粗,真不善于处理这些琐事。娘的,现在的读书人拗得很,有钱都招不到合适的。” ??不经意间,他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。 ??罗幼度并未在意,而是说道:“石老哥是想跟朕讨要一个人才?” ??石守信不住点头,说道:“就跟御营司一样,也给我安排一个政委吧。” ??罗幼度脸色古怪,问道:“你确定?” ??政委制度是罗幼度限制武将的一个手段。 ??不过在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并没有实行,真正施行的是御营司。 ??罗幼度对于御营司一开始就在使用政委制度,只不过他是统军、政委一肩挑而已。 ??罗幼度没少给御营司的将官洗脑,包括潘美、曹彬、李处耘这些人,哪一个不给洗得满脑子都是开疆扩土的念头? ??罗幼度担任皇帝以后,他就在御营司设置了一个政委的官职,负责御营司的生活起居以及将士的思想工作,给他们灌输忠君爱国,为民而战的思想,俗称洗脑。 ??罗幼度即位的时候,朝廷最强的禁军还是属于殿前司。 ??毕竟郭荣一手创建的亲儿子,加上赵匡胤的训练。 ??但现在御营司毫无疑问,已经成了禁军战斗力的头把交椅。 ??除了装备有小小的差别之外,中下层将官的素质,还有兵士的战斗欲望战斗意志,御营司已经后来居上。 ??当然为了避免政委掺合军事,造成书生瞎指挥的情况。 ??罗幼度明文规定,政委只负责军队生活以及思想工作,绝对不能参与指挥。